(借向日葵之眼看一下酋長的發展)



看到蘇迪勒衝上155kts的瞬間,許多風迷都瘋了XD,8月少見的強度頓時讓西太平洋暖池一掃去年8月無颱的頹態,重回世人關注的焦點。
 

然而由於前兩個颱風在日本以南活動造成的冷水區,接下來的強度能否維持乃至於160kts能否達標就成了許多風迷心中的疑問:

關於穩定快速移動的颱風對海洋造成的影響以及對於其自身強度之作用,可以用下三圖來代表,圖一是考量科氏效應之下颱風風場之作用對於表層之洋流流向的影響,依序分別為:

Time=1: 

AB兩點位於颱風中心前左右兩側,感受到颱風氣旋式風場作用使表層洋流和颱風風場一致。
 

Time=2: 
AB兩點位於颱風中心左右兩側,颱風正在通過兩者之間海域,此時AB兩點之洋流受科氏力作用(北半球向右)發生偏轉,A點洋流偏轉後仍和颱風風場同向,B點洋流偏轉之後卻開始呈現颱風風場不一致的狀況。

 

Time=3: 
AB兩點位於颱風中心後兩側,颱風已離開兩者之間海域,AB兩點之洋流受持續科氏力作用(北半球向右)發生偏轉,A點洋流偏轉後仍和颱風風場同向,B點洋流偏轉之後卻呈現颱風風場反向的狀況。

 

故此效應最終使得颱風路徑右側的海域洋流始終和颱風風場保持同向的狀況,故洋流和風場同向疊加.產生放大作用,導致流場增強,故表層流場和下方流場產生類似大氣中"垂直風切"的"流切",在水中,此種流切作用會產生混合作用,如下圖二:


 

此作用將低層較冷的海水向上混合進颱風右側的上層海洋中,產生位於路徑右側的SST cooling作用,並同時加厚混合層(海洋中溫度和鹽度在垂直向近乎穩定不變的水層),而左側則因為洋流和風場反向,故互為抑制,無洋流的放大疊加作用,故無混合導致的SST cooling作用,右側冷卻如下圖三(橫向為路徑):

(摘自D' Asaro et al.(2007))

所以可以看出,除非是原地打轉(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否則只要海溫維持夠高(27度以上)且移速快,即使混合層偏薄,否則颱風造成的冷卻影響其實是需要一段時間才會顯現出來,此時的颱風中心早已離開,冷卻區域造成強度之直接負面影響其實是有限的


來看看酋長目前的狀況:

達到巔峰之後眼前的低海洋熱含量(OHC)(下圖四)被風迷戲稱為雷區,事實上,從目前的大氣狀況看起來,蘇迪勒開始受到西側副高勢力影響進而維持當前20km/h以上的速度移動,同時OHC乃是混合層與海溫共同決定的,故預測其接下來通過之區域海溫仍大致在27~28度之間(下圖五),若能以20km/h速度以上通過,,海洋降溫之影響在此階段對於颱風直接強度削弱程度判斷可能較為有限。



 

主要對強度負面影響之因子,可能在於下圖六的乾空氣區域,由於台灣東方副高自底層到高層勢力穩定之下沉作用產乾空氣亦位於其路徑正前方,對於強度之觀察,可以以衛星雲圖上看出些端倪,倘若接下來颱風導引西進過程外圍雲系對流減弱縮小且此趨勢持續,則象徵該區大氣穩定乾燥,此時便須注意颱風受乾空氣捲入對於強度造成之負面影響之可能。總體而言強度大致維持現狀並可能略為減弱,達到160kts可能較有難度。



不過近年亦有部分研究認為此種颱風右側的降溫效應有助於近海面大氣穩定度上升,內流水氣不至於在較外圍處就上升形成對流,反而能更有效進一步流入颱風內核區域,有助於內部獲得更多能量,可能反而有助於颱風強度維持或增加,如下圖七(摘自Lee and Chen.(2012)),因此實際海溫冷卻過程對於颱風強度之影響為正面或負面或兩者之比重多寡,則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探索:


 

參考文獻:

D'Asaro, E.A., Sanford, T.B., Niiler, P.P. and Terrill, E.J. (2007). Cold wake of Hurricane France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34

Lee, C.-Y., and S. S. Chen, 2012: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structures of hurricane boundary layer in coupled atmosphere-wave-ocean models and observations, J. Atmos. Sci.69, 3576-359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hoshoj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